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公认为“超算界的下一顶皇冠”。
《科技日报》记者26日获悉,由国防科技大学牵头研制,运算速度预计可达“天河二号”10倍以上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完成研制部署,并于22日顺利通过项目课题验收,将逐步进入开放应用阶段。
该原型机系统采用了三种国产自主高性能计算和通信芯片。它的部署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预示着中国E级计算机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在此基础上,“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预计于2020年研制成功。
2这是7月26日拍摄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全貌。新华社记者 毛振华 摄
百亿亿次超算研制计划早于美日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表示: “超级计算机已成为一个国家信息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强大支撑,以及快速发展高端信息技术的牛鼻子。”
当前,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制计划是国际上高端信息技术创新和竞争的制高点。美国和日本均已提出E级超级计算机的研制计划,拟在2020年或之后完成研制。而我国的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也早已提上日程。
我国超算问鼎世界桂冠是从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起步。
一路走来,先后有“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等传承和发展。面对超算发展新趋势,2016年,科技部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始分两期启动我国E级计算机研制计划。第一期主要为“E级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安排了三个E级原型样机的研制,第二期为具体研制E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团队合作承担了“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研制项目。
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关键技术攻关和突破,原型系统研制成功,并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部署完成,7月22日顺利通过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分项课题验收,随后将逐步进入开放应用阶段。
在原型系统基础上,“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有望于2020年研制成功,其运算能力将比“天河一号”提高200倍,存储容量提高100倍。
关键技术突破为“天河三号”整机系统提供设计方案
相比上一代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是一个划时代的先进技术作品。它实现了丰富的技术创新,这在原型机上已经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据《科技日报》报道,相关负责人透露,“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已经全面掌握五大自主核心技术,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芯片和自主操作系统,所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均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目前,通用CPU和加速器CPU、互连通信路由芯片和互连接口芯片,均已装配在“天河二号”2期系统中,打破了2015年美国对国防科大和“天河”系超算中心的CPU禁运,而“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将对这四大芯片进行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