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12月以来,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疫情警报再次拉响。国家卫健委表示,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甚至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将成常态,面对新冠疫情的逐渐常态化,全民新冠核酸快速检测筛查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海淀创业园卡尤迪践行社会责任,打造“闪测移动方舱PCR实验室”,全程护航首都疫情大筛查。在河北抗疫关键时刻,卡尤迪又与金域医学联合组建“移动闪测方舱实验室”,支援河北抗击疫情。卡尤迪作为一家始终以“让每一个人都受益于分子诊断”为技术创新源动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用专业能力支援抗疫、守卫家园。
卡尤迪做最坚实的“后盾”
全程护航首都疫情大筛查
2020年12月,拥有北京市卫健委审批的第一个移动方舱PCR检测资质的卡尤迪闪测方舱实验室作为检测主力攻坚完成了酒仙桥、望京、顺义的几十万人新冠大筛查,同时圆满完成了约1.2万多人次的在京研考生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任务。早在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卡尤迪医学检验实验室作为北京市卫健委指定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就已全力支持北京疫情防控,完成了20万以上人份标本采集与检测任务,卡尤迪一直都是保障“北京大筛”最坚实的后盾之一。
卡尤迪与金域联合组建闪测方舱
助力打赢河北疫情“阻击战”
2021年1月为支援河北抗击疫情,卡尤迪和金域医学联合组建移动方舱实验室,单日检测产能近1万例(即10万人次),能够完成从样本前处理到提取、加样、扩增的全流程核酸检测,满足政府应急的大规模筛查需求。其快速使用和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使防疫前线延伸到县乡一级,就地完成县级区域的筛查任务,减少样本流动的安全风险,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为积极应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卡尤迪全力配合杭州市集中监管仓进行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任务。钱塘新区集中监管仓检测区设置有浙江省唯一的方舱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2小时出核酸检测结果,实现全省最快,有效助力进口冷链食品物防精密智控。
自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国内第一家快速应急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卡尤迪闪测方舱圆满完成了北京、河北、杭州、新疆、大连、青岛、辽宁、四川等地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累计完成数百万人次及环境样本的检测。
卡尤迪新冠筛查信息管理系统
全面加速敢为防疫先
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期间,卡尤迪收到了政府针对社区的筛查检测任务,为了在一天之内完成几千人的信息录入,取样筛查,避免检测时人员聚集的交叉感染风险。卡尤迪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开发出了卡尤迪新冠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此后在新疆、大连和青岛的抗疫实战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核酸检测的现场采样效率和防控工作的调度效率。
该系统通过条码与身份证信息在软件中实现匹配来完成信息采集和汇总,避免了人工录入信息的错漏和效率低下问题,保证系统能够快速应对百万级的大规模样本采集。且样本检测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够实时同步、无缝对接。信息系统的管理端可实时监控检测数据和结果、随时锁定风险人员,极大降低了可能发生的传播风险。
卡尤迪闪测Flash20系统
分秒必争检测无忧
新疆初次疫情,闪测Flash20就在全疆装机200余套。新疆二次疫情期间,卡尤迪30分钟闪测系统被安排负责“物资运输司机”的新冠核酸检测任务,因其可随来随检,30分钟出结果的性能优势,极大缓解了现场应急检测的压力,最大化疏通了新疆物资运输通道,保障了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北京初次疫情期间,北京市医管局经过公开招标,将Flash20核酸快检系统配备于市属22家医院。同期,北京市疾控体系为市级和16个区级疾控中心全部配备了Flash20核酸快检设备。全面推进全市三级综合医院、疾控中心装备1小时内核酸快检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卡尤迪闪测方舱PCR实验室
机动灵活量大高效
闪测方舱PCR实验室内部搭载卡尤迪新冠筛查信息管理系统、闪测Flash20新冠核酸快检系统及闪测矩阵Flash Matrix核酸快检系统,曾奔赴新疆、大连、青岛疫情一线执行应急快速检测任务,完成百万以上人份的检测任务,特别是在新疆曾7天完成40万人新冠筛查,在青岛执行应急快速检测任务,36小时完成了7万人新冠筛查。近期卡尤迪闪测方舱联手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金域医学驰援四川和河北疫情筛查,以“前端录入准确高效,后端检测快速大通量”的工作标准,全力保障大规模筛查任务的高效完成。
在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严峻形势下,卡尤迪闪测方舱多次投入抗疫一线,全力以赴,守护国民健康,打好抗疫持久战。卡尤迪用科技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用行动彰显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卡尤迪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专注于即时检验领域,始终致力于研发世界一流的新型基因分子诊断平台,接连荣获“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以及“中国最具潜力企业”等奖项。
作为具有核心技术的分子诊断科技公司,卡尤迪拥有免核酸提取快速核酸现场检测技术平台,该平台在分子诊断行业享有国际声誉,至今已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Nature期刊等机构的权威肯定。